楼梯间里,保洁阿姨拖沓的脚步声和水桶晃荡的“咣当”声渐渐远去,在空旷的楼道里留下渐弱的回响。NCC像个刚出厂就被刷入了错误固件、指令集完全冲突的机器人,僵在原地,每一根神经都在疯狂处理刚才接收到的信息,试图理解“2011年10月26日”这串字符背后那令人窒息的重量。
“所以说…我他妈的死了。” NCC低声自语,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。那块旋转的锈蚀铁皮带来的死亡触感如此真实,仿佛就在上一秒。“然后,我又复活了,被那个‘炸弹王’…打包送回了十三年前?还精准投送到了这工作室对应的坐标?” 他抬手摸了摸额头,那里光滑依旧,连根毛都没少,但幻痛却挥之不去。
一种荒谬绝伦的愤怒夹杂着劫后余生的茫然,在他胸腔里横冲直撞。“我操!8块钱包邮的电源,还他妈附赠单程时间旅行服务?!售后评价默认好评是因为用户都回不来了是吧?!” 他想破口大骂,却发现连骂的对象都没有,只有这空荡荡的、属于过去的楼道。
但垃圾佬的生存本能很快压过了情绪。“冷静…冷静下来…” NCC强迫自己深呼吸,冰冷的空气吸入肺中,稍微驱散了一点大脑的混沌。“垃圾佬的基本素养就是废物利用,从没人要的破烂里榨出价值。现在…我自己就是那个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‘破烂’,得想办法把自己‘回收利用’起来…”
他转身,脚步沉重地走回那扇标着“II-316A”的门。门框崭新,门把手光洁,与他记忆中那个布满划痕、松松垮垮的样子截然不同。这扇门,连同它背后的一切,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错位。
推开门,里面的景象一如他刚才逃出来时那样狼藉:烧焦的主板残骸如同被肢解的尸体,七零八落地散布在炸裂的鞋盒碎片中间;墙上几道狰狞的划痕,是那块“破片手榴弹”铁皮留下的最后印记;而那个罪魁祸首——“大禹1000WS炸弹王”,静静地躺在角落的灰尘里,外壳甚至还反射着窗户透进来的、属于2011年的阳光,闪耀着一种近乎无辜的光泽,仿佛只是个普通的灰色铁盒子。
这里确实是他工作室的位置,但在2011年,它显然只是个堆放废弃桌椅的杂物间。除了地上那堆来自未来的“爆炸现场”,房间里的一切都带着一股陈旧而陌生的气息。
“得先把这些玩意儿处理掉。” NCC的目光扫过地上的残骸。那块H61主板已经彻底报废,焦黑断裂,CPU插槽附近甚至崩掉了一个角,除非找到华强北赛博华佗用锡浆和飞线给它做个“开颅手术”,否则绝无复活可能。倒是那块64GB的“金制盾”SSD,除了SATA接口附近的塑料外壳有点高温熔化的痕迹,盘体本身似乎奇迹般地完好。大概是连接线起到了缓冲作用,加上它原本就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。
NCC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把SSD从断裂的主板上拔下来,又捡起了那个“炸弹王”电源。掂量着电源,他心里五味杂陈。这玩意儿把他带来了这里,是灾星,但也可能是……某种奇遇的钥匙?但眼下,他没心思研究这个。他把电源和SSD,连同鞋盒的碎片、主板残骸一起,胡乱塞进墙角一个破旧的纸箱里,又拖了几张废弃的椅子挡在前面。暂时隐藏起来,以后再说。
当务之急,是生存。
他现在身无分文,没有身份证(他这个年纪的身份证明还在老家吃灰,而且上面的照片肯定不是现在的他),没有学籍(2011年的大学系统里绝不可能有他的幽灵档案),手机卡成了废铁,电子支付?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,就算有,他也刷不出未来的“数字人民币”。他是一个彻底的“黑户”,一个游荡在十三年前的数字幽灵。
“妈的,开局难度地狱级啊……” NCC习惯性地掏了掏口袋,摸到了几样他随身携带的“家当”。在黑暗中,这几样东西仿佛成了他唯一的依靠。
-
华为P50 Pro (JAD-AL00): 镜面般的黑色机身,标志性的星环摄像头模组,即便是在未来也算得上设计出众。但驱动它的,却是那颗声名狼藉的“火龙”——高通骁龙888。NCC当初还不太懂手机,结果之后没少被它的发热和功耗折腾。“成也火龙,败也火龙…现在至少还能亮屏。”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醒目的小叉号和错误的日期,苦笑了一下。这块来自未来的板砖,现在是他唯一可能连接到“过去”信息网络的工具。
-
金士顿256G固态U盘: 这玩意儿是他咬牙花了“重金”买的正品行货,通体金属外壳,挂在钥匙串上沉甸甸的。里面塞满了他的“数字军火库”:从Win XP到Win 11的各种精简/原版系统镜像、常用的绿色版装机软件、驱动精灵万能网卡版、各种硬件的datasheet和维修手册,甚至还有一些他从酷安、Chiphell等论坛扒下来的芯片级拆解图和魔改教程。这256GB的数据,是他身为垃圾佬多年积累的精华。在这个U盘普遍只有几G、十几G的年代,这简直是移动的数字图书馆。
-
英特尔至强 E5-2680 V4 钥匙扣: 这颗CPU是他从一台退役服务器上拆下来的“洋垃圾”,14核心28线程,基于14nm的Broadwell-EP架构。后来升级换代,他觉得扔了可惜,就突发奇想在CPU顶盖边缘小心地钻了个孔,穿上钥匙环,做成了独一无二的钥匙扣,挂在身上自我感觉十分硬核。现在,这颗在2023年都还能再战几年的CPU,静静地躺在他手心,金属顶盖冰凉,上面的激光蚀刻字符在昏暗光线下若隐若现。这玩意儿……在2011年,简直是来自未来的圣物。
“E5 V4… 2011年,Sandy Bridge刚出来没多久吧?E3神教才刚刚兴起?这玩意儿领先了至少四五年……” NCC的大脑飞速运转。这些未来的“垃圾”,在这个时代,就是真正的宝藏。但问题是,怎么把宝藏变现?
他解锁手机,屏幕亮起,熟悉的界面让他恍惚了一下。他点开Wi-Fi,再次连接上那个名为 CMCC-EDU
的开放网络。信号微弱,网速慢得令人发指,仿佛回到了3G拨号时代。他打开手机自带的浏览器,尝试搜索“Intel Sandy Bridge发布日期”。
页面加载极其缓慢,旋转的菊花图标转得人心焦。终于,屏幕跳出了一个熟悉的错误提示:
“您的连接不是私密连接”
“攻击者可能会试图从 [目标网站] 窃取您的信息(例如:密码、消息或信用卡信息)”
NET::ERR_CERT_WEAK_SIGNATURE_ALGORITHM
“操!” NCC低骂一声。果然来了!这手机里预置的根证书太新了,无法验证2011年网站普遍使用的、基于老旧签名算法(比如SHA-1)的SSL证书。而且浏览器本身的安全策略也阻止了这种不安全的连接。现在的NCC如同一个穿着太空服闯入中世纪城堡的大傻逼。他尝试在浏览器设置里寻找忽略证书错误的选项,或者强制HTTP访问,但Edge浏览器的安全机制越来越严格,很多“后门”都被堵死了。想上网查点资料都这么费劲!
“本地禁用SSL验证?或者找个远古版本的浏览器安装包?再或者…自己签发根证书导入系统?” 各种“奇技淫巧”在他脑中闪过,但都需要时间和稳定的网络环境去折腾。
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钱。
他必须立刻搞到第一笔启动资金,哪怕只有几十块,够他吃顿饭,找个能上网、能充电的地方就行。
卖东西?那个“金制盾”SSD或许能卖点钱,但这年头SSD还是稀罕物,64GB虽然不大,但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子兜售这玩意儿,太容易引人怀疑。那个E5 V4钥匙扣?更是重量级,拿出来怕不是直接被当成间谍抓起来。
“看来…只能重操旧业了。” NCC眼中闪过一丝无奈,又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光芒。他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、风险相对可控,但就是有点恶俗的来钱方法。
学校附近的网吧。
2011年的网吧,管理通常没那么严格,网络环境也相对“开放”。以他领先十三年的技术和经验,在那种地方的网络里“捞”点零花钱,应该不难。比如…制造点小麻烦,然后再“恰好”出现,帮人解决问题,收取一点“服务费”。然后自己跳出来帮人修复?嗯,经典老套路,但实用。
打定主意,NCC最后环视了一眼这个临时的“藏身处”,将那串挂着E5 V4的钥匙和固态U盘塞进口袋深处,握紧了手中的P50 Pro。
他推开门,再次走入属于2011年的阳光里。经过思考和整理后,NCC不再是迷茫的闯入者,而是一个目标明确的“拾荒者”,准备在这个陌生的时代,用他来自未来的“垃圾”,撬动生存的第一块砖。
第一站,网吧。NCC需要现金,也需要一个能让他这台“未来旗舰”真正发挥作用的网络接口。